中县干部
2021-08-06
冯军旗的《中县干部》严格意义上,是一篇博士研究生学术论文。文章在对改革开放 30 年来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大背景下,运用政治精英生涯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县干部 1978 年以来的变迁和晋升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和研究,并提供了中县干部的整体图像和干部完整的政治生涯历程。(摘抄自论文概述)
这篇论文对于想立志于进入河南公务队伍的同志,可以从中窥探到乡镇、县市干部的一生命运。对于普通gwy朋友,也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从中县干部的发展轨迹来看,主要有混合型和单一型两种轨迹,并以混合型为主,说明干部的流动和他们的晋升成正比。从干部轨迹可以看出,中县干部的仕途已经制度化和例行化,一个干部现在的职位和年龄大致决定了其仕途的发展前景。从干部仕途各个级别的时间间隔来看,晋升为副科一般约 8 年,副科到正科约 3 年,正科到副处约 7 年,副处到正处约 7 年。干部的仕途轨迹中,政—党螺旋晋升模式明显,就是先在政府系统历练,然后晋升入党委系统,并不断螺旋上升,这个模式主要根源于党政分立的制度设计
在中县干部的仕途中,不同的机构和岗位对干部仕途影响很大,特别是关键机构和关键岗位,形成了“高进高出”的干部流,从而成为干部的摇篮。在中县,关键机构主要有:党群系统的县委办、组织部、纪委和团县委等;政府系统的政府办、林业局、教育局和农业局等;公检法机构和重点镇等。关键岗位主要有: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县委办主任、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团县委书记、办公室主任和秘书等。特别是办公室主任和秘书,是干部晋升的重要岗位来源,从而形成了干部仕途中富有特色的“办公室主任现象”和“秘书现象”。
从关系与干部的仕途来看,关系在干部的仕途中起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根本性的作用。从中县的实际来看,关系类型主要有:家族、干亲、同乡、同学、战友等,这其中,政治家族现象突出。干部选拔任用中民主推荐政策的实施加重了关系在干部仕途中的作用,并导致了拉票网和关系运作的双环模型的形成。同时,干部的晋升是能力、关系、经济、领导推荐、群众基础、机遇和资历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是干部仕途中的关键环节,并导致隐性台阶的强化和干部仕途“过度竞争”的格局。在中国的政治生态中,一个运行良好的政治体系,一定是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的有机结合,这其中非正式关系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并成为正式制度的有益补充。
这篇论文对于想立志于进入河南公务队伍的同志,可以从中窥探到乡镇、县市干部的一生命运。对于普通gwy朋友,也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从中县干部的发展轨迹来看,主要有混合型和单一型两种轨迹,并以混合型为主,说明干部的流动和他们的晋升成正比。从干部轨迹可以看出,中县干部的仕途已经制度化和例行化,一个干部现在的职位和年龄大致决定了其仕途的发展前景。从干部仕途各个级别的时间间隔来看,晋升为副科一般约 8 年,副科到正科约 3 年,正科到副处约 7 年,副处到正处约 7 年。干部的仕途轨迹中,政—党螺旋晋升模式明显,就是先在政府系统历练,然后晋升入党委系统,并不断螺旋上升,这个模式主要根源于党政分立的制度设计
在中县干部的仕途中,不同的机构和岗位对干部仕途影响很大,特别是关键机构和关键岗位,形成了“高进高出”的干部流,从而成为干部的摇篮。在中县,关键机构主要有:党群系统的县委办、组织部、纪委和团县委等;政府系统的政府办、林业局、教育局和农业局等;公检法机构和重点镇等。关键岗位主要有: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县委办主任、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团县委书记、办公室主任和秘书等。特别是办公室主任和秘书,是干部晋升的重要岗位来源,从而形成了干部仕途中富有特色的“办公室主任现象”和“秘书现象”。
从关系与干部的仕途来看,关系在干部的仕途中起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是根本性的作用。从中县的实际来看,关系类型主要有:家族、干亲、同乡、同学、战友等,这其中,政治家族现象突出。干部选拔任用中民主推荐政策的实施加重了关系在干部仕途中的作用,并导致了拉票网和关系运作的双环模型的形成。同时,干部的晋升是能力、关系、经济、领导推荐、群众基础、机遇和资历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是干部仕途中的关键环节,并导致隐性台阶的强化和干部仕途“过度竞争”的格局。在中国的政治生态中,一个运行良好的政治体系,一定是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的有机结合,这其中非正式关系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并成为正式制度的有益补充。